王应军
更新时间:2023-09-21姓名:王应军
职称:副教授
职务:
性别:男
最高学历:博士/研究生
学科:计算力学
办公地点:力学楼416#
联系方式:
电子邮箱:wyj95950@126.com
研究简历
研究方向:
计算力学
研究领域:
1、 大型结构及机械工程的有限元分析与数值模拟
2、 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分析
项目及成果简介:
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,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,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。在国际及国内重要领域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发表专利/软著3项。
序号 | 项目(成果)名称 | 起止时间 |
1 | 核电厂用玻璃钢烟囱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| 2021-2024 |
2 | 建筑用复合材料板开发研究 | 2011-2011 |
3 | 船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开发与测试 | 2008-2009 |
4 | 汽车齿轮疲劳的有限元分析与数值模拟 | 2020-2021 |
5 | 机敏混凝土及其结构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) | 2006-2008 |
6 | 高结构副产炭黑填充轻集料混凝土导电材料研究(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) | 2008-2010 |
7 | 玻璃钢管道技术 | 2007-2008 |
8 | 新型玻璃钢管道设计与开发 | 2005-2006 |
9 | 新疆永昌材料研究基地 | 2006-2007 |
10 | 玻璃钢抗腐蚀Sb值的技术开发检测 | 2006-2007 |
11 | 大口径玻璃钢夹砂顶管实验与应用研究 | 2009-2010 |
12 | 玻璃钢管道技术开发 | 2006-2007 |
13 | 新都化工集团造粒塔的设计研究与制造 | 2006-2007 |
14 | 玻璃钢顶管与埋地管 | 2007-2008 |
15 | 柳州给水工程监理 | 2007-2008 |
16 | 广西北海铁山港区供水二期工程玻璃钢管道 | 2008-2009 |
17 | SPC在出口产品典型零件工艺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| 2008-2009 |
18 | 复合材料共建基地 | 2008-2010 |
19 | 河北可耐特玻璃钢公司复材基地 | 2009-2010 |
20 | 大型FRP烟囱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| 2021-2024 |
教育经历
1985-09 – 1989-07 > 机械工程 >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> 学士
1991-09 – 1994-06 > 计算力学 > 大连理工大学 > 硕士
2003-09 – 2007-07 > 结构工程 > 武汉理工大学 > 博士
工作经历
1998-10 – 2004-10 > 武汉理工大学 > 讲师
2004-11 – 至今 > 武汉理工大学 > 副教授
社会兼职
[1] 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
[2] 湖北省力学学会会员
荣誉奖励
代表性成果
论文:
[1].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himney under Seismic Loads,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,June 25-27,2010.Vol 4 :77-79,ISBN 978-1-4244-7163-8;(EI收录)
[2].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ressure Vessel ,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,June 25-27,2010.259-262,ISBN 978-1-4244-7661-9(EI收录)
[3].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High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himney,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,Control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June 5-6,2010.Vol 2:341-344,ISBN 978-0-7695-4026-9(EI收录)
[4].The External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Underground Penstock,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,Control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June 5-6,2010.Vol 2:345-348,ISBN 978-0-7695-4026-9(EI收录)
[5].基于反应谱法的玻璃钢烟囱的地震响应分析,武汉理工大学学报,2010,32(18):94-98:ISSN 1671-4431(EI收录)
[6].The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for FEM analysis of a long-span reinforced concrete cable-staged bridge,The 8th International Syposium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.Oct.16-19,2009:175-178, ISBN 978-7-121-09595-5(EI收录)
[7].PC斜拉桥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,华中科技大学学报,2008,25(4):85-88,ISSN 1672-7037(EI收录)
[8].Dynamic FEM model updating for cable-staged bridge based on minimum rank of updating,Advanced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.2006(1):350-355,ISBN 7-03-017255-8
[9].罚函数优化方法在钢结构疲劳设计中的应用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,21(1),P25-P27
[10].约束与自由状态下光纤Bragg光栅温度特性的研究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,25(9),P11-P14(EI收录)
[11].A Solution for Direct Read/Write I/O Port in Delphi 。DCABES2001国际会议论文,2001,P263-P264(ISTP收录
[12].钢绞线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,26(4),P11-P14
[13].SUMT优化方法在桁架设计中的应用。计算力学2001大会论文P484—P489
[14].钢绞线锚索体与混凝土坝体间受力研究。工程力学2001(1),P432-P436
[15].间距对钢绞线锚索体受力影响的分析。建筑科学2002(18),P114-P119
[16].斜拉桥健康评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。固体力学2004增刊